您好,歡迎來到德德沐農業文庫共享網 (下載更清晰,上傳賺農幣,請收藏本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精選文章 > 如何讓葡萄上色快、糖度高、成熟早?轉色期管理有技巧
如何讓葡萄上色快、糖度高、成熟早?轉色期管理有技巧
編輯:德德沐 類別:水果 瀏覽量:338 發布日期:2022-07-09

最近有種植葡萄的農民朋友問:同樣是種植葡萄,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葡萄總是會出現上色慢、著色差、口感甜度低的問題?在葡萄轉色成熟期的管理上,采取哪些方法能夠促使葡萄又快又好的完成轉色增甜?確實,在葡萄成熟采收后,早著色、早成熟的葡萄,就意味著能夠搶在別人前頭早采收、早上市、賣高價,即使在成熟上市期一樣的狀況下,上色均勻度越好、糖分含量越高的葡萄,就意味著在市場上更好賣、更容易賣出高價。

那么,要想解決葡萄轉色慢、上色不均、積糖量不足、口感風味差的問題,我們應當從哪幾方面入手進行管理呢?影響葡萄上色度和甜糖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哪些原因會造成葡萄上色不好、口感不甜呢?哪些方法又能促使更好的上色增甜呢?帶著這些問題,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關于葡萄上色增甜方面的內容。

一、影響葡萄上色增甜的3個最直接因素

很多果農不知道的是:葡萄的上色與增甜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葡萄上色的過程在本質上其實就是果實中的乙烯含量不斷增加、果實中糖分含量不斷積累的過程,當果實中的乙烯增加和糖分積累到一定的水平后,葡萄的果皮顏色就會發生改變(花青素與糖分大量合成花色苷、果實完成上色)。

對葡萄轉色增甜影響最直接的三個因素,一個是乙烯含量的增加,一個是糖分積累的程度,一個是果實中糖分與花青素相結合形成的色素(花色苷)多少。其中乙烯在葡萄轉色增甜過程中發揮著催熟的作用,只有乙烯含量增多了,葡萄果實才會逐步的積累糖分,葡萄果實中只有積累了一定量的糖分,葡萄才能開始上色,而果實中的糖分和花青素相結合才能形成使果皮轉色的花色苷。這三者缺一不可。

更通俗的來說,葡萄上色增甜成熟的過程,就是果實不斷膨大發育成熟、果實中的乙烯和糖分含量不斷增多、果實中綠色物質(葉綠素)不斷減少、果皮中的有色物質(花色苷)不斷合成累積增多、果肉中的有機酸物質不斷減少、果肉中的芳香物質不斷累積增多的過程。在葡萄轉色成熟的過程中,果實中產生的乙烯越多、積累的糖分越多,葡萄果實中的葉綠素和有機酸減少的越快,花青素、芳香物質和糖分合成的越快、積累的越多,葡萄果實上色的速度就越快、果面均勻上色的程度就越高、果實的口感風味就越好。

二、造成葡萄上色差、果實不甜的10個常見原因

葡萄成熟采收后,糖分含量不高、口感不甜的葡萄,既不好吃、更不好賣,那么哪些原因容易造成葡萄糖分積累少、入口甜度差呢?葡萄不上色、上色差、不變甜、糖度差的問題,其實都是有原因可尋的,也是有方法可以改善的。造成葡萄上色不好、含量不高的常見原因方面主要有以下10種:

①葡萄生長中后期時,氮肥用量過大、鉀肥供應量不足,或者是在葡萄轉色后到成熟前過多的使用硝酸鉀肥料(硝酸鉀中含有較多的氮元素);

②葡萄生長中后期時,果園澆水過多或遇到頻繁下雨的天氣;

③葡萄生長中后期時,遇到天氣持續干旱的情況且澆水不及時、晝夜溫差過小;

④葡萄生長中后期時,遇到持續3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葡萄果實發生高溫障礙;

⑤葡萄生長中后期時果穗摘袋時間過晚或果穗上方遮光葉摘葉不及時甚至不摘葉而光照不良;

⑥葡萄留花留果量過大或疏果穗不及時造成樹體營養負擔過重或葉片光合作用制造養分的葉片面積不足(葉果比失衡);

⑦葡萄在早春時發生低溫凍害而發生早春主芽被凍死、副芽營養供不上、新稍新葉長勢弱的問題;

⑧葡萄修剪不合理(如疏枝、摘心、疏葉等)造成果樹枝葉過于稠密互相遮光庇蔭、園內透風透光環境差;

⑨葡萄生長過程中發生較為嚴重的葉部病蟲害;

⑩葡萄膨果色期成熟時,過多過頻的使用各種膨大素、著色素、增甜藥等激素類藥物或調節劑,或防治病蟲害時藥物選擇不當。

三、提高葡萄上色質量、增加果實糖度含量的10個管理方法

要想使葡萄在轉色成熟期時更快、更好、更均勻的著色,同時為了使葡萄在果實中積累下更多的糖分和芳香物質,換句話說就是讓葡萄進行催紅和增甜,大家不妨參考以下10個管理方法:

1、春季及時抹芽摘心,能讓葡萄上色更好、果實更大、口感更甜

葡萄抹芽摘心的作用,就是抑制葡萄營養生長、促進果穗營養生長,從而使葡萄達到膨果大、上色好、糖度高、成熟早的增產優收效果。那么具體怎么做呢?

①抹芽定植:在春季葡萄的新稍萌發期時,此時我們應當先抹芽后定枝,正常情況下,每個結果枝上只保留1-2年生的新梢即可。

②三次摘心:在葡萄開花時,此時我們應當及時對葡萄枝稍進行連續性的頂部摘心處理(摘心就是掐掉新稍的頂部一小節,大多數需要連續摘心3次)),連續摘心后使整個枝蔓上的葉片量保持在20片左右(具體摘心留葉量要考慮葡萄實際品種)的功能葉即可。正常情況下,第一次摘心對結果新稍選留12片左右的健壯葉進行摘心(以80公分為界,新稍越長摘稍越重,反之則輕摘),第二次摘心對副枝選留5-6片健壯葉進行摘心,長勢過旺的果樹或品種留3-4葉摘心,長勢弱的果樹或品種要輕微摘心;第三次摘心等到副梢上的新枝(次副枝)長成后,再選留2-3片后進行摘心。

除此之外大家應注意:葡萄摘心會直接影響到葡萄花芽的分化、花序的分類、開花坐果的質量、幼果的膨大發育,因此要一定掌握好葡萄摘心的時間、摘心的方法和摘心的程度。一般來說,大多數葡萄品種摘心可以按照以下操作進行摘心:第一次結果新稍摘心在盛花前5-7天進行(新稍長度必須達到80公分),最遲在謝花前完成,第二次摘心在幼果坐住后且幼果開始膨大時(或開花后15-20天左右時)進行,第三次摘心在葡萄硬核后期時進行。對于強旺樹、成花坐果率低、落花落果重的葡萄品種,摘心時間易早不宜晚,對于樹勢弱、成花坐果率高、落花落果輕的葡萄品種,摘心時間易晚不易早,凡是中晚熟的葡萄品種都能采取絕后摘心的方法。

2、合理環剝控制旺樹長勢,既能緩和樹勢又能促進葡萄又快又好的上色、增甜、成熟

在水肥供應量過大的情況下,尤其是大量使用氮肥或高溫高濕的果園,很容易發生葡萄莖葉長勢過旺、青旺長的現象,進而影響到葡萄正常轉色增甜和按期成熟;除此之外,對于那些落花落果重、成熟上市期晚、果實轉色困難的葡萄品種,我們也可以采取環剝的方法來促使葡萄實現更早的膨大上色、更早的成熟上市。因為葡萄環剝能夠抑制養分向下部輸送量、促使養分更多的上部的果實中輸送。

對于上述的葡萄果園或葡萄品種,我們可以采取對旺樹進行環剝的方法來合理調控。正常情況下,如果是促使葡萄上色成熟,葡萄環剝的時間一般在5-8月份的果樹轉色成熟期進行比較合適,如果是對落花落果重、成花坐果難的葡萄品種,那么環剝的時間選擇花前一周左右時是最合適的;葡萄環剝的部位主要是植株主干和結果枝;葡萄環剝的操作方法上,一般是在果穗下方的枝條節間處用刀片割出一條穿透枝條韌皮部且不損傷木質部的環形切口,環剝口的寬度一般在0.2-0.3公分左右。

3、葡萄生長中后期控氮增鉀有講究,合理施肥能讓葡萄上色更快更好、糖分甜度更高

俗話說:氮長莖葉,磷長根,鉀長果;缺氮果子長不大,缺磷果子不變紅,缺鉀果子不香甜;葡萄前期要補氮、中期要補磷、后期要補鉀。同時,葡萄果實的發育過程中一般是按照先降酸、后增糖、再上色、最后積香的順序一步一步膨大成熟的。而在果實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營養供應,是保證葡萄順利上色、增甜、變香、成熟的物質基礎。

但在葡萄實際種植管理過程中,很多農民經常因為施肥不當而影響到了葡萄的正常轉色增甜,下面這幾個常見施肥誤區自己看看都犯過沒有:①過量使用尿素等氮肥,尤其是葡萄生長中后期(膨大轉色到成熟前)過量使用氮肥;②葡萄補鉀時,只重視補充鉀肥而忽視了補充磷肥,在葡萄轉色期補鉀時過多使用了硝酸鉀(硝酸鉀中含13個硝態氮,只適合在葡萄幼果膨大期到轉色期前使用);③葡萄施肥時,把大量的肥料集中施在距離葡萄根部很近的地方(容易造成葡萄施肥發生根系損傷,或肥料過于集中、肥液濃度過大造成葡萄燒根);④葡萄追肥的實際時間與葡萄需肥的關鍵期不一致;⑤只種植為葡萄補充氮磷鉀等大量元素的肥料,鈣、硼、鋅、鎂、鐵等中微量營養補充被忽視。

因此,在葡萄的果實發育過程中,我們應當在葡萄坐果后采用高氮型的氮磷鉀復合肥來增強樹勢、促進幼果快速膨大,在葡萄果實硬核后應當逐步控氮、增鉀、補鈣來促進幼果順利的正常發育,建議使用中氮低磷高鉀的肥料進行追肥,在葡萄果實即將開始轉色時,我們應當進一步控氮、補磷、增鉀來促進果實更快更好的上色增甜,此階段建議采用低氮中磷高鉀的肥料進行追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葡萄轉色期的鉀肥使用上,雖然鉀能夠起到促進膨果、促進上色、促進增糖的作用,但從果實開始轉色時應當停止硝酸鉀等含氮類的鉀肥(硝酸鉀適合在膨果期到轉色前使用在樹勢弱的果樹上),推薦大家使用硫酸鉀,使用硝酸鉀容易導致葡萄果實出現貪青晚熟、上色成熟期推遲或上色后返青的問題,同時葡萄轉色期內不可使用氯化鉀,因為氯化鉀會抑制果實中糖分的積累、造成葡萄成熟后果肉發苦。除此之外,在葡萄果實轉色前一定要禁止再大量追施氮肥,在葡萄果實轉色的前期和中期時也應當避免在大量的追施氨基酸肥料和菌肥,否則會刺激葡萄果實過多的吸收氮肥而影響著色增糖。在葡萄中后期追肥時,適當補充一些黃腐酸鉀倒倒是能夠增強葡萄體內有機養分的合成,這對促進葡萄上色增甜時比較有利的。

除了根部覆土施肥或結合澆水沖施肥料外,在葡萄進入到轉色期后,用磷酸二氫鉀(促進膨果增甜著色)+硼肥(促進果實中芳香物質和糖分積累)+鈣肥(提高果實硬度)對葉片噴一噴,也在促進葡萄轉色、增甜、增香等方面起到明顯的改善效果,一般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即可。但在葡萄轉色成熟期的施肥管理上,應當避免使用含有海藻酸、魚蛋白、腐殖酸等成分的肥料,一來造成葡萄過多吸收氮肥過多而影響正常上色,二來預防深色肥料液體在果面上殘留而造成果面污染變差。

4、合理澆水控制好濕度,轉色到成熟前保持園內適度干燥會更有利于葡萄上色增甜

對于葡萄來說,從轉色期到成熟采收前的這段時間,園內的土壤濕度是對葡萄上色增甜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此階段保持果園土壤60%左右(土壤握手能成團、松手能散開)的濕度最有利于葡萄的上色和增甜,葡萄生長后期保持良好的土壤濕度條件能促使葡萄更早、更快、更均勻的上色,也能使葡萄果實快速且大量的積累下更多的糖分,這樣成熟后的葡萄表光好、含糖量高。有經驗的農民應該都知道:葡萄在采收前及時控水、果園干燥能讓葡萄表面上色更好、果子更甜。

葡萄轉色期時,不論土壤過濕還是土壤過旱,都不利于葡萄的正常轉色增甜。如果此階段澆水過多或天氣降水過多,過濕的土壤環境會造成葡萄莖葉貪青旺長、

果實吸水過量而貪青晚熟,如果葡萄果實中的含水量過多,不僅會影響糖分的積累(積糖慢、糖分少、有機酸物質分解慢,葡萄成熟后就酸而不甜),而且還會抑制果皮中花色素的合成(花色素合成速度慢、合成量少,葡萄就會著色慢、著色差、著色不均勻),同時水分過大還容易造成葡萄出現裂果、爛果、軟果、成熟采收期推遲的問題。反之,如果土壤干旱缺水、葡萄轉色吸不到水分,同樣也會抑制葡萄的正常轉色和正常積累糖分。

因此,建議大家在葡萄開始著色到成熟采收前15-20天時,一定要注意進行果園逐步控水、保持園內適度干燥。對于天氣干旱少雨的果園區,大家應當注意通過早晚澆小水、葉面噴水或樹盤覆蓋秸稈稻草的方法,以此來增加果園濕度、保證葡萄轉色期有合理的水分供應,反之,對于天氣降水頻繁或大雨較多的果園區,大家應當注意在雨季到來前提前做好園內的挖溝清渠管理,并且一定要在每次下雨后及時到園內進行排水排濕,在雨后地面稍干燥后還要及時劃鋤松土破除地表板結,以此來促使土壤中過多殘留的水分盡快的蒸發散失掉。

? ? 一般來說,在葡萄果實膨大期時保持園內土壤70%左右的濕度為宜,當葡萄進入到轉色期后,此時就應當把果園土壤濕度的降到在55-60%左右為佳。在葡萄開始轉色時,此時可以根據果園土壤干旱情況全園澆1次透水,此后應當盡量避免再澆大水了,如果此時天氣久旱不下雨,可以在一早一晚淋澆小水進行補濕。

5、部分植物生長調節劑能夠促進葡萄上色增甜,但轉色期不提倡(以及以下幾種藥物)

葡萄的上色增甜,離不開糖分在果實中的大量積累,而增加果實中乙烯濃度的含量則有利于葡萄積累糖分,換句話來說就是:在葡萄轉色期想方法增加果實中乙烯的積累量,能夠促進葡萄果實在短期內快速的上色和增甜,但乙烯過量也容易對葡萄果實造成十分不利的負面影響。

那么,在葡萄上色不利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通過增加葡萄果實中乙烯含量的方法來達到促色增甜的效果呢?第一,摘掉枝條最底部的幾片葉、只留葉柄;第二,防治葉部病害時盡可能地選擇含有丙環唑、戊唑醇、氟硅唑等類的殺菌劑,第三,使用茉莉酸丙酯(按25-80克/升使用)、脫落酸(按100-200克/升使用)、乙烯利(稀釋800-1000倍噴果、稀釋5000-8000倍噴葉)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噴施葡萄果實表面。

除以上調節劑與藥物以外,下面所列的這些防治葡萄上病蟲害的藥物都應當避免在葡萄轉色成熟期使用:①三唑類藥物(如烯唑醇、腈菌唑、戊唑醇、丙環唑、三唑酮、苯醚甲環唑等),容易抑制果實中葉綠分解減緩而影響葡萄的正常上色成熟;②甲基氧基丙烯酸酯類藥物(如吡唑醚菌酯、啶氧菌酯、、嘧菌酯、肟菌酯、嘧菌酯、丁香菌酯等),容易抑制葡萄果實中乙烯的合成,從而對葡萄增糖轉色與早日成熟上市造成不利影響;③粉劑類、乳油類、精油類、銅制劑類等藥物,這些藥物容易在果面產生藥液殘留污染、容易導致果面掉果粉、容易因藥液滲透性過強而導致果實吸收藥液過量發生藥害。④咪鮮胺,咪鮮胺在葡萄生長前期(果實上色前)使用可以防治炭疽病等多種病害,但在葡萄進入到轉色期后使用會造成葡萄果實中的糖分積累受抑制(果實口感風味差)。

除此之外,市面上的各類增色、增甜、促熟的藥物都要盡量少用或避免不用,因為這些藥物中主要成分無非就是脫落酸、乙烯利、S-誘抗素、花青素、氯吡脲、赤霉素、二氫茉莉酸丙酯等,使用不當會對葡萄著色成熟造成不良后果,比如說脫落酸會造成葡萄掉粒、上色不均勻,并且只能在葡萄開始上色時使用,比如說乙烯利會造成葡萄掉粒、軟果、爛果、口感品質變差或導致葡萄果樹發生早衰落葉等問題,并且有葉部病害的果樹和長勢過弱的果樹是不能噴乙烯利的,再比如說S-誘抗素不能噴整棵葡萄樹、只能低濃度噴果等;相對以上幾種藥物來說,茉莉酸丙酯使用起來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6、保護好綠綠色功能葉,多措并舉增強葉片光合作用持續制造養分的能力

在葡萄生長期內,要重點保護好葡萄藤蔓上的綠色葉片健康,尤其在葡萄生長中后期(轉色成熟期)時要重點防治好各類葉部病害、減少葉片損傷,如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葉蟬等,從而使葡萄在轉色期時有較大的葉片采光面積、增強葉片光合作用的基礎上,使葡萄葉片合成更多的有機養分,這能促使葡萄更快更好的完成果實著色和不斷在果實中積累糖分。

除此之外,在增大葉片采光面積、提高葉片光合作用能力方面,一方面建議大家采取“搭飛鳥葡萄架”或“搭V字形葡萄架”的方法,以此來拉平枝條、使葉片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的均勻分布互不遮光;另一方面,建議大家在葡萄生長中前期時避免過多過勤使用容易導致葉片老化脫落的三唑類植物生長調劑或藥物(前期使用會增加葉片中脫落酸的含量,使葉片過早老化脫落,后期合理使用則有助于葡萄控旺轉色),如丙環唑、戊唑醇、氟硅唑、己唑醇等;再一方面,在葡萄生長中后期時適當補充硅肥和鎂肥,既能夠增加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又能增強葡萄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抗逆能力。

如果要想延長綠葉光合作用的壽命期,可以在葡萄生長中期是適當噴一點海藻精、三十烷醇等,但這些在葡萄果實即將轉色時應當立即停止使用,否則會影響葡萄上色。

7、合理疏果留葉,保持樹體合理負載促進果實上色增甜

葡萄樹體上的留果量過大或留葉量過多,都是不利于葡萄正常膨大發育和轉色增甜的。

因此,在葡萄生長發育過程中,建議大家在謝花后20天左右時或幼果長到花生米大小時,要根據地力、品種、樹勢等及時進行疏果且保持樹體結果量適中合理,同時在葡萄摘心后盡量使每個結果枝的健壯功能葉量保持在18-20片左右。

8、及時摘除果穗周邊老黃葉與遮光葉,增加果穗轉色成熟期的采光量

對于葡萄中后期長勢過旺的果園,可以在葡萄轉色期時把果穗下方的老黃葉和果穗周邊稠密的遮光葉,不僅能夠減少無效葉所造成的營養分散消耗,把株體內的營養集中提供果穗生長發育,更能使葡萄果穗在增加光照量的基礎上,又快又多合成使葡萄上色的花色苷,又快又多的積累下使葡萄增甜的糖分物質。

在葡萄中后期摘葉時,要確保有充足的綠葉量和綠葉采光面積。如果單梢上的綠葉面積大、受光面積大,那么就可以適當多摘葉、少留葉,反之,如果單梢上的綠葉面積小、受光面積小,那么我們就應當盡量少摘葉、多留葉,總之,葡萄單梢摘葉的數量多少應當根據綠葉面積的大小和葉片的質量靈活決定,不能太盲目了!

9、及時摘除果袋,增加果實光照、促進果實上色增甜

葡萄適當早摘袋,能夠讓果實接受更長時間、更足量的光照,這促進葡萄轉色變紅和增加糖分含量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般情況下,建議大家在果實轉色期時盡量盡早摘除果袋,尤其對于那些轉色慢、上色差的葡萄品種來說,更應當在葡萄剛開始轉色時就要及時進行摘袋曬陽。

10、嚴防預防著色期天氣高溫造成的不利影響

葡萄在轉色成熟期時,保持白天25-30度、夜間16-20度、晝夜溫差10-12度的溫度環境,最有利于葡萄果實的著色增甜;當溫度高于35度以上或低于15度以下時都容易造成葡萄果實轉色不良、糖分含量低的問題。

尤其在葡萄轉色期遇到天氣長時間處于35度以上的高溫環境時,葡萄葉片上的氣孔就會關閉、葉片的光合作用就會停止,這樣一來葉面就不能通過光照作用為果實著色增甜再持續制造有機養分物質,從而導致葡萄果實無法正常的增糖變紅。

因此,在葡萄轉色期時如果遇到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大家應當注意通過搭設遮陽網或植株噴淋清水的方法來降低高溫帶來的不利影響,尤其對于棚室內種植的葡萄來說,當葡萄生長中后期遇到棚室內的溫度達到35度時,應當及時進行通風來降低室內溫度。

11、葡萄轉色期鋪設反光地膜與轉果促色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果園葡萄的樹盤下或樹行間鋪設銀色反光地膜來增加果實接收的散光量,在葡萄成熟前一周左右通過對果穗間隔性的經常轉動(注意要慢、輕,以防蹭掉果粉),以此促進葡萄果實各個面都能更加均勻的受光上色。

來源:農技小背簍


網站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的資訊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德德沐農業”的立場或觀點。出于為網友提供更多資訊為目的,本網站所發布的部分文章內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文章及圖片內容若涉及到版權著作權等問題請及時與“德德沐農業”取得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聯系方式:發送郵箱到dedemu@139.com郵箱或與網站客服聯系。

相關推薦

懸賞問答

標題:

類別:

問題描述:

圖片上傳:

選擇圖片

懸賞農幣數:

微信掃描二維碼進行支付
0.138398s
大小单双app